2021-2023中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资料整理
一、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应约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举行会谈
1. 会谈日期:2023年1月11日
2. 会谈内容:
1月1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合作推动全球气候多边进程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后续将进一步保持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内容源自:
http://eco.cctv.cn/2023/01/13/ARTIcQBaPGFG5UmV0dMq6nTB230113.shtml
二、秦刚:我们不愿看到地球气温升高,但希望看到中美合作“升温”
1. 发言日期:2022年12月6日(华盛顿当地时间)
2. 发言地点:美中贸委会年度晚宴
3. 发言内容:
今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中国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已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我们制定了路线图、行动计划和具体举措。近十年来,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4%。202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7%,首次超过煤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超过全球的一半。二十大报告提到,2035年中国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前几天 ,我在宾夕法尼亚州参观了阿米什村。阿米什人一直保留着传统、自然的生活方式。例如,他们不用烘干机,而是将衣服挂在衣绳上晾干,这一点和中国人一样——我们都拥有绿色生活方式。我非常赞同解振华特使的话,我们愿同美方及国际社会一道,合力应对气变问题。拜登政府任内,中美已联合发布两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并将在COP27会议后继续开展正式磋商。感谢美中贸委会向中国能源基金会捐款,我希望美工商界更多地参与到两国气候合作中来。
内容源自:
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2/12-08/9910348.shtml
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中美气候特使一直保持着非正式沟通,中方立场没有改变
1. 发言日期:2022年11月10日
2. 发言地点:例行记者会
3. 发言内容: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均表示,在COP27期间举行了非正式会谈,解振华表示中美尚未开启正式会谈,谈判中断是美方责任,希望美方能够主动清除障碍。克里呼吁中国加快去煤炭行动。中方是否能具体介绍会谈情况?另外这对中美恢复气变合作的前景意味着什么?中方对克里的呼吁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美气候特使一直保持着非正式沟通。中方在中美气候变化商谈上的立场没有改变。
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是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一直坚定不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近十年来,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所作贡献占全球总量的30%-50%。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彰显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
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尽快兑现1000亿美元的承诺,并提出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增进南北互信和行动合力。
内容源自:
四、COP27-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美间气候磋商很有“建设性”
1. 发言日期:2022年11月19日(埃及当地时间)
2. 发言地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代表团首场记者会
3. 发言内容:
中美两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会晤之后,根据两国领导人的要求,要求中美两国的气候问题特使在沙姆沙伊赫正式磋商,如何来合作推动COP27成功。我对中美正式磋商的情况是这样评价的,是非常坦诚、友好、积极、正面、很有建设性的。我们今天商定在这次大会结束之后,我们会继续开展正式的磋商,甚至还要进行面对面的磋商。关于磋商的结果,现在只能说很有建设性,但是最后的结果,待我们正式磋商之后会向各方公布。
内容源自: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2/12-07/9910292.shtml
五、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中美两国政府必须合作
1. 发言日期:2022年10月25日(英国当地时间)
2. 发言内容:
据《卫报》10月25日报道,约翰·克里在受访时称,中美两国政府必须合作。他说:“我认为中国和美国必将不可避免地携手共进,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以赢得这场(气候)战斗”。
“我们需要中国。”克里说道,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事实上暂停了与美国的气候谈判。
“气候(危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个普遍的威胁……两个最大的排放国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团结合作来应对它,从而极大地造福世界。”克里补充说。
内容源自:
http://www.gov.cn/xinwen/2021-11/12/content_5650386.htm
六、COP27-解振华: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
1. 发言日期:2022年11月9日(埃及当地时间)
2. 发言地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专场新闻发布会
3. 发言内容:
“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解振华说,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着很好的长期合作历史,共同让《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去年,中美发表了两个联合声明,准备成立联合工作组。然而,在双方合作进展非常顺利的时候,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宣布中美气候变化的商谈暂停,责任在美国。”解振华说,不过中美之间的非正式沟通一直没有中断。
内容源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127439718205055&wfr=spider&for=pc
七、COP27-解振华:中美气候对话暂停责任在美,呼吁美为重启正式对话消除障碍
1. 发言日期:2022年11月9日(埃及当地时间)
2. 发言地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
3. 发言内容:
“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有较好的、长期的合作历史,(即使)在中美关系很复杂的情况下,气候变化领域的沟通联系从来没有中断。然而,在双方合作进展非常顺利的时候,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宣布中美气候变化商谈暂停,但是暂停的责任在美国。”解振华呼吁美方为重启正式对话消除障碍。
内容源自:
http://www.news.cn/2022-11/10/c_1129119092.htm
八、美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美国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
1. 发言日期:2022年8月30日
2. 发言地点:接受《金融时报》采访
3. 发言内容:
8月30日,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希望中方能恢复双边气候谈判。他说,希望中美两国能在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会议前“重新走到一起”,并敦促双边谈判能够尽快恢复。
“气候危机不是一个双边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两个国家能比中美合作做出的贡献更大。”克里强调。
克里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赞扬中国,“中国总的来说,履行了其承诺”,“他们(中方)曾说过会做X、Y和Z,实际上做得更多。”
提到可再生能源时,克里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恰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部署者。中国对气候危机有自己的关切,他们显然也有对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关切。”
内容源自: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GH53DNU05539T4L.html
九、解振华:美方应对中美气候合作现状负全部责任
1. 发言日期:2022年8月10日
2. 发言地点:接受《中国日报》采访
3. 发言内容:
据报道,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窜访中国台湾地区,8月5日,中国外交部便发布八项反制措施,其中第八项就是“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对中方的这个决定表示失望,称“暂停合作惩罚的不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对此,解振华指出,佩洛西窜台前,中美双方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十分出色。“此前,双方气候特使交流顺畅,成果颇丰。”他指出,2021年,中美两国发布了两份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共同声明。就在两份声明即将进入执行阶段之际,佩洛西窜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迫使中国暂停了同美的气候商谈。
解振华表示,惩罚整个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签订,它也是第一个涉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全球协议。而美国却在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此外,美国还在2020年退出了《巴黎协定》。尽管去年美国重新加入,但美方此种行为极大的削弱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此外,解振华指出,从历史角度来说,美国的碳排放量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都未能兑现到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承诺。2021年,美国还就所谓的“新疆问题”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制裁。此举不仅破坏了中美两国的合作气氛,也阻碍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解振华敦促美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切实行动,而非只是口头承诺。
他同时强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主要贡献者,并积极采取措施促成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履行。在已有的协议背景下,中方同美国、欧盟、基础四国(BASIC,指中国、巴西、南非、印度)和七十七国集团保持着密切沟通和配合,从而推进多边气候进程。此外,中国在南南合作机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在全力开展与各国的气候合作的同时,中国也在坚定不移地推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解振华指出,中国基本搭建完成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体系。除了中央政府制定的指导方针和碳达峰行动计划之外,国家还制定了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部门的实施计划,并推行一系列措施支持技术、税收、金融和碳汇。
内容源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852378225043000&wfr=spider&for=pc
十、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识大于分歧
1. 发言日期:2022年3月5日
2. 发言地点:美亚学会与金沙集团联合举办的“美中对话系列”
3. 发言内容:
秦刚表示,当前的中美关系面临很多挑战,这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创造改善中美关系的机遇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期待。中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就是一股正能量,也树立了克服挑战、创造机遇的良好典范。
秦刚指出,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识大于分歧,双方都深刻认识到,要战胜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开展合作,共同引领全球具有雄心的行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认识,双方于去年4月签署《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11月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共同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与合作任务。
秦刚表示,世界各国人民都在期待中美共同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两国将全力完成《巴黎协定》确定的低于2摄氏度以内、争取1.5摄氏度的温升控制目标;与各方一道在减缓、适应、支持方面取得平衡、有力度、包容性的成果,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清洁电力和煤炭、甲烷、停止非法毁林等领域开展具体的行动与合作;建成关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工作组,开展技术和政策交流,促进地方政府、企业、智库和学术界的参与。
秦刚强调,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扛起大担当、贡献大智慧,顺应世界潮流和世界人民的意愿,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中美合作的标杆,不断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内容源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358904217388193&wfr=spider&for=pc
十一、中国副外长谢锋: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同两国关系大气候密不可分
1. 发言日期:2021年11月16日
2. 发言地点: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的媒体吹风会
3. 发言内容: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指出,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同两国关系大气候密不可分,需要双方共同为此营造良好氛围。
当日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有关提问时,谢锋介绍说,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也是中美重要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表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前几天,双方还发表了第二份联合宣言。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
“气变合作同中美关系大气候密不可分,需要双方共同为此营造良好氛围。”谢锋指出,去年以来,中方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决定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
他也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国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少一些推诿指责,多一些团结合作。比口号,更要比行动。发达国家应该认真履行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而且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中方愿意同美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有关问题合作。”谢锋指出,中方将一如既往在有关问 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努力。同时,中方也呼吁美方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回应、重视并解决有关各方的合理关切,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内容源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595011962571556&wfr=spider&for=pc
十二、《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1.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0日
2. 发布地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
3. 核心宗旨: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4. 宣言内容:
一、中美回顾2021年4月17日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两国致力于该声明的有效实施,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深度工作和持续讨论的意义。
二、中美在2021年8月9日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等的警示下,进一步认识到气候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两国承诺通过各自在21世纪20年代关键十年采取加速行动,并在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内的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来应对气候危机,以避免灾难性影响。
三、中美回顾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实施的承诺,同时回顾《巴黎协定》目的是根据协定第二条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2°C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C之内。为此,双方承诺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在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气候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四、走向未来,中美欢迎世界范围为应对气候危机做出的重大努力。但也认识到,这些努力及其总体效果与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努力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双方强调,尽快弥补这一差距至关重要,特别是要通过提升的努力。两国宣布计划在此决定性的十年,根据不同国情,各自、携手并与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并加速旨在缩小差距的气候行动与合作,包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气候技术创新。
五、双方计划抓住这一关键时刻,投身于扩大各自和共同努力,以加快向全球净零经济转型。
六、双方回顾两国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前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以确保《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秉承此清晰目的,并预期包括制定具体目标、指标、政策和措施等形式在内的特定合作形式将显著促进减限排,双方计划开展以下行动与合作。
七、双方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
(一)21世纪20年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
(二)将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
(四)循环经济相关关键领域,如绿色设计和可再生资源利用;
(五)部署和应用技术,如碳捕集、利用、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
八、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为此:
(一)两国计划合作加强甲烷排放的测量;交流各自加强甲烷管控政策和计划的信息;并促进有关甲烷减排挑战和解决方案的联合研究。
(二)美方已经宣布美国甲烷减排行动计划。
(三)考虑到上述合作,双方将视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会议前采取以下行动:
1.双方计划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制定强化甲烷排放控制的额外措施
2.中方计划在其近期通报的国家自主贡献之外,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
(四)中美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共同召开会议,聚焦强化甲烷测量和减排具体事宜,包括通过标准减少来自化石能源和废弃物行业的甲烷排放,以及通过激励措施和项目减少农业甲烷排放。
九、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一)两国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
1.支持有效整合高占比、低成本、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2.鼓励有效平衡跨越广阔地域电力供需的输电政策;
3.鼓励整合太阳能、储能和其他更接近电力使用端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分布式发电政策;
4.减少电力浪费的能效政策和标准。
(二)美国制定了到2035年100%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
(三)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并尽最大努力加快此项工作。
十、两国认识到,消除全球非法毁林将有助于实现巴黎目标,欢迎格拉斯哥领导人森林和土地利用宣言。双方计划通过有效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口的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毁林。
十一、双方回顾各自关于终止对未加装减排设施的国际煤电支持的承诺。
十二、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两国支持在减缓、适应和支持方面取得有力度、平衡、具有包容性的成果,须发出清晰的信号,即《巴黎协定》缔约方:
(一)承诺通过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来应对气候危机,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
(二)回顾《巴黎协定》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承诺作出努力,包括在这关键十年采取有力度的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必要时通报或更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和长期战略;
(三)认识到适应对于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包括进一步讨论全球适应目标并促进其有效实施,以及扩大对发展中国家适应行动的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四)决心保证其集体和各自努力参考了包括现有最佳科学等。
十三、两国重视发达国家所承诺的,在有意义的减缓行动和实施透明度框架内,到2020年并持续到2025年每年集体动员1000亿美元的目标,以回应发展中国家需求,并强调尽快兑现该目标的重要性。
十四、两国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上合作完成《巴黎协定》第6条、第13条等实施细则,以及国家自主贡献共同时间框架等问题。
十五、两国计划在2025年通报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十六、双方计划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该工作组将定期举行会议以应对气候危机并推动多边进程,聚焦在此十年强化具体行动。这可能包括继续开展政策和技术交流、识别双方感兴趣领域的计划和项目、举行政府间和非政府专家会议、促进地方政府、企业、智库、学者和其他专家的参与、交流各自国家努力的最新进展、考虑额外努力的需要,并评估联合声明和本联合宣言的实施情况。
内容源自:
http://www.gov.cn/xinwen/2021-11/11/content_5650318.htm
十三、中美双方在天津举行气候变化会谈
1. 会议时间:2021年8月31日至9月2日
2. 会议地点:天津
3. 会议内容:
2021年8月31日至9月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约与来访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天津举行会谈。会谈期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视频会见克里。
中美双方此次按照两国元首今年除夕通话的精神,围绕落实今年4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紧迫性、双方气候变化对话合作安排、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等重点问题充分交换意见,进行了坦诚、深入、务实的对话。
双方还交流了各自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方向美方介绍,中方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并将陆续发布落实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美方向中方介绍了拜登政府落实美国2030年温室气体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50%-52%、2035年实现零碳电力、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的相关政策。
双方认识到中美气变对话合作对于气变多边进程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下一步如何推动双方气变对话合作机制化、具体化、务实化,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在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确定一些合作计划与项目。双方还将共同并与其它各方一道在联合国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下的多边进程中,合作推动今年格拉斯哥大会取得成功。
双方商定将继续进行对话磋商,持续开展气候行动,促进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多边进程,加强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内容源自: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109/t20210904_898187.shtml
十四、《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1. 发布日期:2021年4月15-16日
2. 发布地点:上海
3. 核心宗旨:
中美联手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限温减碳,发展新型能源是关键
贸易投资,中美尚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4. 声明全文: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
内容源自: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4/18/c_1127342714.htm
中美元首会晤相关报道
一、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1. 会晤日期:2021年11月16日上午
2. 会晤形式:视频会晤
3. 会晤内容(关于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指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现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国已家喻户晓,成为社会共识。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各国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少一些推诿指责,多一些团结合作。比口号,更要比行动。发达国家应该认真履行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而且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对美中两国和世界人民都负有责任。双方应通过开诚布公和坦率对话,增进对彼此意图的了解,确保两国竞争是公平、健康的,而不会演变成为冲突。我赞同习近平主席所讲,历史是公正的,美中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大国。我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美方愿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沟通,减少误解,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在美中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让两国人民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应该鼓励我们的年轻一代更多接触,了解彼此文化,从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内容源自: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11/18/c_1128076044.htm
二、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
1. 会晤日期:2022年11月14日下午(巴厘岛当地时间)
2. 会晤地点:印尼巴厘岛-中国代表团驻地
3. 会晤内容(关于应对气候变化):
习近平强调,中美是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大国,过去和现在有差异和分歧,今后也还会有,但这不应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任何时候世界都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而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中国有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一切打压和遏制只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热情。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完全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只会损人不利己。我们反对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也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这还是共同利益。双方应该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着眼大局,为双方合作提供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关系。
拜登表示,我同习近平主席相识多年,保持着经常性沟通,但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会晤。祝贺你再次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美中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保持建设性关系。美方致力于保持两国元首以及政府各层级沟通渠道畅通,就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开展坦诚对话,为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战加强必要合作,发挥关键作用。这对美中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对整个世界也十分重要。我愿重申,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双方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推动解决更多具体问题。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
内容源自: